
2020年5月21日,在湖北省武汉市天兴洲(114°27'57"E,30°42'51"N,海拔6 m)进行武汉市重点区域鸟类调查时观察到3只红嘴巨燕鸥Hydroprogne caspia(图1:左),发现地位于武汉市黄陂区武湖街道熟地村附近的长江江滩,该区域水位较低,河床露出大片沙洲,沙洲间遍布浅滩与水洼(图1:右),吸引了鸥科Laridae、鹭科Arderidae等众多水鸟觅食。观察时同域还分布有白额燕鸥Sterna albifrons、普通燕鸥S. hirundo等。
观察发现,该鸟整体白色,顶冠黑色,具显眼红色粗长的嘴,飞行时振翅较慢,可见初级飞羽腹面黑色,脚黑色。与同域分布的白额燕鸥、普通燕鸥相比,该鸟体型明显偏大,与西伯利亚银鸥Larus vegae体型相近。经查阅相关文献,鉴定为红嘴巨燕鸥(杨岚,2005),隶属于鸻形目Chardriiformes鸥科巨鸥属Hydroprogne(郑光美,2017),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,在北美、欧洲北部、非洲、马达加斯加、亚洲中部和南部、澳大利亚、新西兰都有分布(Cramp et al.,1994)。国内在吉林、辽宁、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河南、山东、内蒙古、新疆、云南、宁夏、四川、安徽、江西、江苏、上海、浙江、福建、广东、香港、澳门、广西、海南、台湾有分布记录(Sibley & Monroe,1990;虞闰六等,2002;杨岚,2005;吴海龙,顾长明,2017;郑光美,2017;马志军,陈水华,2018;牛俊英等,2018;阙品甲等,2020)。检索中国观鸟记录中心(http://www.birdreport.cn/)数据,在湖南、重庆、山西等地亦有少量观测记录。红嘴巨燕鸥喜栖息于沿海一带、内陆大湖和水库区,在我国繁殖于沿海从渤海至海南及长江上游,在华南、东南、台湾及海南岛越冬(约翰·马敬能等,2000)。
经查阅相关文献和调研(约翰·马敬能等,2000;许国权,段海生,2016;郑光美,2017;马志军,陈水华,2018),红嘴巨燕鸥在湖北的分布在许国权等(2016)综述中有一笔记录,其被收录于湖北湿地“繁殖鸟名录”,但无其他详细说明。红嘴巨燕鸥在我国的繁殖地一般为沿海区域(约翰·马敬能等,2000),在吉林、辽宁、山东、江苏、浙江和江西为夏候鸟(马志军,陈水华,2018),湖北作为内陆地区距离该物种通常的繁殖地较远,而我们多年的野外调查工作也未记录到该鸟在湖北有繁殖的情况。基于对相关文献的查阅考证,并结合我们的经验研究,认为此次发现是红嘴巨燕鸥在湖北省分布的第一次确切报道。关于该种在湖北省境内的居留状况有待进一步研究。
杨睿1, 程维金2, 肖之炎2, 郭阳阳3*
(1. 武汉市观鸟协会,武汉430074; 2. 武汉市林业工作站,武汉430021;
3.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,武汉430072)
*通信作者, 博士研究生, 鸟类学方向, E-mail:guoyangyang@whu.edu.cn